坎德人的小包包

欧剃,游荡的坎德人,在他的旅途中收集了许许多多有趣的东西。

发表日期:2020-05-05

消逝的歌声:正在被遗忘的夏威夷森林之声

—— 新的研究发现,许多不同种的夏威夷旋蜜雀正唱着同样的歌。这对它们的生存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作者:DANIELLE BEURTEAUX


图为小夏威夷绿雀,夏威夷本地的数种旋蜜雀之一。摄影:贾斯汀·海特(Justin Hite)

图为小夏威夷绿雀,夏威夷本地的数种旋蜜雀之一。摄影:贾斯汀·海特(Justin Hite)


考艾岛上,森林之声正在发生改变。

三十年前,夏威夷的大卫·库恩(David Kuhn)能从鸟儿们清晨的合唱中,分辨出生活在岛上的许多种不同鸟类。

而如今,作为考艾岛的野生动物录音师,库恩发现,不单是森林变得比以往更安静了,想要通过歌声区分出剩下的鸟儿,也比原来更难得多。

经过进一步调查,他在2014年录下了一只考岛管舌雀(一种本地夏威夷旋蜜雀,学名:Loxops caeruleirostris)的歌声。这只鸟儿正在唱着和其他种旋蜜雀一样的歌。

“在那里,我的困惑得到了证实,”库恩表示,“我心想,有没有搞错,这些鸟儿怎么听起来都一样了。”

库恩的发现推动了一项研究,对考艾岛上六种现存夏威夷旋蜜雀中的三种进行了境况调查。主要包括:小夏威夷绿雀(Hemignathus parvus), 考岛夏威夷绿雀(Hemignathus kauaiensis)以及考岛管舌雀(Loxops caeruleirostris)。他的预感是对的——这三种鸟儿现在都唱着相似的歌,鸣叫声中复杂的声音标志更少。研究认为,这主要是因为种群数量的减少,特别是能向年轻后代传授“曲目”的成年鸟的减少造成的。

夏威夷大学希洛分校生物学系博士后研究员克里斯蒂娜·帕克斯顿(Kristina Paxton)表示,这是首次在濒危鸟类中记录到这类行为。去年,她作为主要作者在《皇家学会开放科学(Royal Society Open Science)》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关于夏威夷旋蜜雀的论文。

处于消失边缘的可远不止那些美妙的歌曲。鸟儿的鸣唱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将影响它们的求偶吸引力与伴侣选择,影响关于食物资源与捕食者等信息的沟通,还会影响繁殖区域的选择。

这些歌声的消失也将削弱鸟群生存和繁衍的能力,给像考艾岛上那样的濒危森林鸟类的未来增加了许多不确定性。

▲ 以上是1970年代在考艾岛上录下的考岛管舌雀的鸣叫声,音频来源:道格拉斯·普拉特(Douglas H. Pratt)

这些歌曲是通过文化传播的——幼鸟在它生长发育的环境中,向亲鸟以及其他鸟儿学习这些曲调。但如果幼鸟没听到过歌声,它们就无法学习;会唱的歌太少,求偶和繁殖时就会出现问题。

“我们平时并不会想到这些行为对物种的生存也是至关重要的,更不会想到丧失这些行为也会加剧种群数量的下降,”帕克斯顿表示。

帕克斯顿收集了总长达40年的声音文件,这些数据来自康奈尔大学鸟类学实验室的迈考利图书馆(Macaulay Library),此外还有她自己以及论文的其他作者库恩和贾斯汀·海特(Justin Hite)等人的录音。在研究中,她分析了夏威夷旋蜜雀歌声中的声学特征随着时间变化的情况,比如持续时长,包含音节(歌曲中简短重复的元素)的数量,频率的变化,以及音域范围。

从2000年代早期直到2017年,歌曲的变化性和复杂度都明显降低了。不单是这三种夏威夷旋蜜雀都唱着类似的歌曲,它们的歌曲中包含的音节数量变得更少,音节中含有的音符更少,频率的变化也更少。

帕克斯顿在考艾岛森林中的经历和库恩相仿。她花了20分钟跟随雄性小夏威夷绿雀和考岛管舌雀,却根本没听到它们的歌声。她认为这是因为它们周边没有其他鸟在听,于是它们就没有动力唱出捕食者警告或是求偶歌曲了。

“如果你们的地盘都彼此远离,鸟儿又这么少,那为啥还对着周边喊叫呢?”她说。

▲ 更近期(2010年代)录到的考岛管舌雀的叫声,显示出鸟儿的歌声变得没那么复杂了。音频来源:大卫·库恩(David Kuhn)


考艾岛森林里的7种本地鸟类中,有6种都处于急剧衰退的状态。25年来的种群数据显示,夏威夷旋蜜雀的数量继续减少——仅在2000年到2012年之间,小夏威夷绿雀的栖息地范围减少了57%,考岛夏威夷绿雀减少了91%,考岛管舌雀减少了98%。

鸟儿们被赶到了小块的森林区域中,考岛管舌雀和小夏威夷绿雀只能在阿拉凯高原(Alakai Plateau)的很小一部分偏远区域才能找到,分布中心挪到了岛屿西北部的区域。

种群的减少和许多因素有关,例如气候变化、外来植物入侵,以及包括人为引入的鸟类在内的各种非本地动物——20世纪早期,人们带来了许多外来鸟类,以替换濒危的本土种类,而这进一步加剧了本地鸟类的减少。“那时本土鸟类出现了大规模的衰退,于是人们决定把他们在欧洲等地最喜欢的鸟儿带到这里来,以便每天早上能听到鸟叫声。”帕克斯顿说。

非本地的鸟类还带来了鸟疟疾。当蚊子被意外地引入到岛上,疟疾被传染给了本地鸟类,而它们还未像外来种类的鸟那样进化出对疟疾的抵抗力。鸟儿们曾经还能通过迁移到高海拔地区的森林中来抵御疟疾,因为那里的温度较低,不适合蚊子生存。但即使这个办法也不是长久之计——逐渐变暖的气候意味着蚊子和疾病也将能在这些地方存活。

图为考岛管舌雀,夏威夷本地的数种旋蜜雀之一。摄影:罗比·科利(C. Robby Kohley)

图为考岛管舌雀,夏威夷本地的数种旋蜜雀之一。摄影:罗比·科利(C. Robby Kohley)

帕特里克对夏威夷旋蜜雀的研究中最有趣的一点,是它同时记录下了种群数量和文化多样性的减少。这里的“文化多样性”一般是指不同动物群体间独有的,通过社交习得的不同行为。寰球圣地亚哥动物园(San Diego Zoo Global)保护研究所的博士后研究员艾莉森·格雷格(Alison Greggor)作为与研究无关的第三方,做出了以上评价。格雷格还补充说,这项研究“显示了在繁殖成功的族群中,独一无二的更少”,因为年轻的鸟儿“的歌曲都是向它们的父母学的”。

西班牙比戈大学的生态学教授阿道夫·科德罗-里维拉(Adolfo Cordero-Rivera)表示,这种丢失的文化多样性将影响种群的幸存机会,这在面临气候变化的时候显得尤为重要。科德罗-里维拉为动物种群创造了“精神多样性”(ethodiversity)这个术语,以涵盖由文化传播、遗传起源或由独立学习而来的各种行为多样性。

“我们不知道未来环境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也不知道哪一种行为在环境变化时会派上用场”。


如今,考艾岛上的夏威夷旋蜜雀和其他濒危鸟类的存续,恐怕只能依赖于圈养繁殖计划。但文化行为,比如歌唱和觅食技能,还尚未被许多计划所纳入。“在保护繁育机构中,动物在放归野外前的行为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格雷格表示,“以往,人们就把动物放在野外,之后或许六个月才回来看一趟,然后说‘啊,还有这么多还活着’。”

但这种做法似乎正在改变。在寰球圣地亚哥动物园的科胡鸟类保护中心(Keauhou Bird Conservation Center)开展的一项针对考岛管舌雀和考岛悬木雀(另外一种受威胁的夏威夷旋蜜雀,学名 Oreomystis bairdi)的圈养繁殖计划中,人们使用预先录制好的考艾岛环境音作为对鸟儿野放前训练的一部分。

在其他项目中,在野放前还使用成年鸟“导师”对年轻鸟的文化行为进行“培训”,提供亲鸟饲养来代替原先人类用手饲喂的做法。格雷格表示,这个好处很重要,因为许多鸟儿都有学习发音的关键期,需要听到、看到导师的行为,才能学到歌唱的方式,并且将声音和行为联系起来。

有些鸟儿需要在很早的时候就进行训练。格雷格指出,有证据表明,有些种类的鸟儿甚至在孵化之前就开始学习了。“随着它们的耳朵开始发育,它们就在倾听巢穴周边的各种声音”她说,“在这之后,他们就已经可以区分自己曾经接触过的东西,和自己还未接触过的东西。”

她表示,这显示出鸟鸣的自然多样性是从文化中习得的,而不是与生俱来的。近期的其他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

有一件事是确定的:一旦某个物种中的文化行为失传,它们需要花上相当长的时间才能恢复。对重新放回野外的大角羊和驼鹿的迁移模式进行的研究发现,它们花了几十年的时间才重新发现那些追寻季节性食物的传统迁徙路线。

对于考艾岛的夏威夷旋蜜雀以及其他本地鸟类来说,最近的研究已经发现了一系列方法来阻止种群进一步减少,包括引入基因工程改造的蚊子(这是项比较有争议的话题),对栖息地的保护与森林的恢复,控制捕食者,迁地保护等。

但最终,这些圈养繁殖的夏威夷旋蜜雀需要重新学习歌唱,以使它们在自己的土地上成功繁衍生息。“当我们失去那些歌声时,我们也失去了构成夏威夷原始森林的一部分。”帕克斯顿说。


(本文已投稿给「果壳网」。作者:欧剃 编辑:八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sns@guokr.com。)

编译来源: https://undark.org/2020/02/26/hawaii-honeycreeper-songs/

标签:GuokrScienceTranslate

Powered by Jekyll on Github.io
2022 © 欧剃